部门首页工会概况教工代会政策法规计划生育离退休工作女工工作教工之家创先争优服务指南关工委学院主页
计划生育
 计生政策 
 办证指南 
 婚育健康 
 
婚育健康
您的位置: 部门首页>计划生育>婚育健康>正文

关闭窗口

上海市高校女教授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1-05-10]  来源:

进入21世纪,人们把健、康、智、乐、美、德六字组成了所谓的大健康概念,成为人们追求幸福人生的最佳境界。成为全面了解上海高校女教授的身心健康,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03年8月合作进行了本次调查。这项调查以全市21所高校中的正、副女教授为调查对象,以正、副男教授为参照系,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31份,回收1101份(其中女性728份,相对应的男性373份),有效率达97.3%。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借助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中山医院、华山医院有关专家给予了技术支持,使调查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

一、样本调查的基本情况

1、年龄构成:两头小中间大。被调查的高校教授中,女教授的女性的年龄集中在40至55岁之间,占58.7%,40岁以下和55岁以上之和为41.3%。7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教授在总数中所占比重3.5%,超过男教授2.7%,调查显示年轻女性进入高级职称的人数有所增加,发展势头良好。

2、职称构成:正副教授比例差异大。被调查女教授获正高级职称者占被调查女性的17.5%,副教授占82.5%,而男性正副比例分别为40.1%和59.9%。

3、学科构成:学科覆盖面大。本次调查几乎涵盖了上海的各有关高校的文、理、工、医、农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调查主要结果分析

目前,被调查上海高校男女教授健康水平多数人处于正常和良好状况。九成以上工作热情高,能和同事和好相处;有八成以上的人在日常工作中,能心宽气顺,情绪和思想表达自然,生活态度积极;有六成以上的教授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来自科技更新、职称晋升、学生的高需求等各方面带来的挑战。

但是,被调查的上海高校部分教授,无论生理、心理健康皆存在一些问题,心理健康尤甚。

1、心理健康不如普通人群

本次心理健康调查采用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普通人群。有10%—20%的人感到较容易紧张、着急、头颈和背部疼痛、头晕、脑胀等不适;有20%—30%的人感到容易疲劳和衰弱,并且感到有胃痛和消化不良的痛苦感觉;有30%的人大部分时间不容易入睡并得不到充分的睡眠。然后,从焦虑自评量表(SAS)看,20项的总和远远高出正常人群。正常人群“SAS”20项总分为29.78±0.46,而被调查者“SAS”20项总分则为51.40±0.56;从抑郁自评量表(SDS)看,评分中也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正常抑郁程度范围为0.25—0.49,而被调查的教授人群中抑郁程度的平均值在0.51—0.52。从焦虑、抑郁的性别差异看,在被调查的高校女教授中有6.9%的人有中度和重度抑郁,21.33%的人有中度和重度焦虑。在高校男教授中,10.5%的人有中度和重度抑郁,14.7%的人有中度和重度焦虑。相比之下,女性相对易焦虑,男性相对易抑郁。同时从“表一”还反映出,焦虑、抑郁与职称、年龄有很大关系。在被调查的高校教授中,获得副教授的教师的焦虑程度明显高于获得正教授的教师,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

表一 抑郁、焦虑分析

职称 副高 正高

性别 男 女 男 女

年龄段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40周岁以下 SDS 0.51 49 0.50 79 0.51 12 0.47 3

SAS 50.81 48 52.14 77 49.58 12 52.00 4

40-50周岁 SDS 0.53 94 0.52 144 0.53 51 0.49 12

SAS 51.79 99 52.78 138 50.19 53 50.77 13

50-55周岁 SDS 0.54 34 0.52 94 0.53 48 0.52 15

SAS 52.65 31 53.10 94 51.43 44 53.62 13

55周岁以上 SDS 0.52 62 0.55 1 0.52 47

SAS 52.06 54 48.00 1 50.85 46

Total SDS 0.52 177 0.51 379 0.52 112 0.52 77

SAS 51.67 178 52.62 363 50.60 110 51.37 76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被调查的女教授中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异常现象,如感到心里烦乱、想哭、闷闷不乐、疲劳、焦虑、抑郁以及相关的睡眠问题,这些将严重影响教授们的身心健康。

2、生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次调查生理疾病指的是被调查者在近半年内所患的疾病,含妇科疾病及消化道疾病等11种疾病。

(1)妇科疾病人数增多。17.3%被调查女性患有妇科疾病。首先是月经失调(37.4%),月经周期异常是妇女健康受损的明显指标。其次是生殖系统感染(33.0%)。第三位为生殖系统肿瘤(29.6%)。而且随年龄增加,有妇科疾病症状的人数呈增加趋势。

(2)血压、血糖、血脂超常。被调查者六成至七成左右的人处于正常状况。偏高者分别占17.0%、4.4%、17.6%,低于男性。偏低者分别占0.7%、1.8%、5.6%,偏低者高于男性。

(3)常见生理疾病居首位。女教授患有疾病前五位的序列是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五官科疾病、骨骼运动系统疾病、乳腺疾病。男女两性患有疾病的序列中位居一、二的有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被调查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占20.0%。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公布,全球妇女心血管病死亡人数是癌症死亡人数的二倍,成为危害健康的头号杀手,是女性健康的最大威胁,应予关注。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女教授患有乳腺疾病和骨骼运动系统疾病占据较高比重,患有乳腺疾病占10.9%,骨骼运动系统疾病占13.9%。这可能与女性特殊生理条件及易骨质疏松有关。

● 常见不适症状。便泌、腹泻、心悸、气急、头晕、头昏、头痛、潮热、易出汗、心烦、腰椎痛、颈椎病等常见的不适症状,调查显示,女性感受不适症状明显高于男性。在按人次进行平均,每人经常出现的不良症状计数中发现,女性经常有不良症状的平均人次是1.746次,男性为1.018次,高出男性0.728次。常见不适症状常常出现的情况女性比男性多七成,而且随年龄的增加,有这些症状者呈增加趋势。

● 对待疾病态度的性别差异

重视程度和就医时机——女性更疏于就医

调查显示,男女教授能够及时就医的比重都较少,只占30%左右;男女教授都有近三成的人要到疾病比较严重了才会去医治。主要的原因是在于没有时间,尤其是女性教授,回答没有时间者占被调查女性总数的近1/5。

在医治问题上,男性更多地选择了不看病而自行服药,而女性则更多选择没时间看病,自行服药的比重低于男性。男女教授对于一般疾病的态度,说明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授对自身的健康保护重视不足或关注程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存在忙于工作以至于拖延病情的状况。

门诊偏好——女教授较多选择专家门诊

女教授与男教授相比在选择看病门诊上有着显著的爱好偏向,五成以上的男性表示仅仅看普通门诊就可以了,而女性则愿意看专家门诊。女性的平均患病率和日常不良症状数量均高于男性,经常出现不适,这也造成了女性在治疗疾病时更愿意相信专家。

3、警示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高校女教授心理疾病甚于生理疾病,多数人处于“第三状态”即“亚健康状态”。她们同样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既要从事社会生产,又要承担人类的再生产。而且一些人心理失衡,长期感到疲劳、累和不适,但往往查不出疾病,处于似病非病状态。而她们勤于事业,却疏于锻炼,或且为了事业、为了晋升废寝忘食,以至于身体出现“第三状态”的警报却不当回事,能及时就医的只占30%,不及时就医的原因是“没有时间”,而且自行服药的比重也大大低于男性,以至于延误病情。前不久,国务院体改办公布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我国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这是人才的浪费,更是国家的损失。此次调查提醒我们应引起警示的问题有:

预警之一:在疲惫中疲惫地旋转。工作的责任感、成就感、竞争的激烈无形中成为女教授的巨大压力,既要搞好行政工作、学生工作,又要在业务上拔尖,想当好老师、好妻子、好母亲、好媳妇……什么都想好,付出就更多,显得特别累,终于使部分女教授不堪重负了。出现了头昏、头痛、头晕,颈椎痛、喉咙痛、睡眠障碍等。有些教师病了,也没时间看病和吃药,“打点滴输液”拔掉针头马上走向讲台,无法停止在疲惫中疲惫地旋转。

预警之二:“没有那个性趣”。性是维系夫妻生活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婚姻关系有赖于夫妻之间满意的性生活。正常健康的性生活有利于女性身心健康长寿。女教授多数人的性生活满意和比较满意,但也存在性生活频率普遍偏低问题。一些40岁以下的女教授每月仅2—3次。值得关注的是,竞有50.8%(男性43.7%)的女教授不填此项,这么多人取回避态度,虽然难免有些人因“难于启齿”而回避,但是否暗含着有些知识女性,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事业文化压倒家庭文化,已经对性失去了兴趣,疲惫的心态哪来的“性趣”?

预警之三:淡漠婚姻。被调查的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中大多数处于已经成家立业的年龄段,多数家庭和谐幸福。但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女教授初婚的在婚率低于男性,一次婚姻且保持到目前的比重低于男性,而离婚、丧偶和未婚比率略高于男性,再婚的比率者低于男性。座谈会中有老师反映,如今由于工作压力大影响家庭生活,离婚案例增多,某教研室仅7位女教师,其中3位离了婚;某高校某教研室,仅两名女博士也离了婚。这表明目前处于独身状态的女性高于男性。更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婚姻状况”这一栏,男教授填写率达100%,女教授竞有11.5%的人不予填写,采取“回避”的态度,此中是否也暗含着这部分女性惧怕“婚姻”之累,对“婚姻”存淡漠之心态。

4、影响健康的因素

本调查重点分析环境因素(硬环境、软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硬环境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工作环境中的问题、工作长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加班及工作压力等。

● 不良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作环境的好与劣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49.9%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工作环境对身体健康有影响,10.7%女性经常接触有害物质(男性占19.7%),同时,随着电子办公化推进,电脑的普及,也使得许多女性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使23.2%的女性工作时间长期处于不良体位。颈椎病、腰椎病、鼠标病等较为突出,将越来越趋年轻化。

● 工作压力的影响。高校女教授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强度比较大。没有双休日的女性占被调查人数的27.5%。同时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进修计划紧迫。近半数以上的女性有进修计划,突出表现在40岁以下的女教授,她们中74.1%的人有进修计划。同时,40岁以下的被调查者的进修机会相对她们的进修计划而言差距较大,这同他们处于事业和人生最佳年龄,渴望发展的心态不相适应,从而增大了她们的心理压力。紧张的节奏,繁重的工作,无形的压力直接引发心理和生理疾病。

● 学历问题的影响。随着高校对高学历人才的重视,尤其评定职称中对学历的硬性规定,使相当一部分女性受到学历问题的困挠,40岁左右的副教授人群尤甚。被调查女性中博士仅占10.7%(男性28.1%),正在读博的女性占7.1%(男性9.9%),准备读博8%,男性高于女性。学历问题已成为阻碍女性职称晋升的一大障碍,也是女性压力大的发源地之一。

软环境对生心健康的影响。主要是指非物理环境直接造成的影响因素,包括近期心理状态、家庭中存在的问题、家人对工作的支持、对晋升问题的态度,人际关系等等。

● 双重角色冲突的影响。当代知识女性是传统的贤妻良母式的文化和西方女性文化相结合的“中西合璧”型的女性。被调查的女教授自己承担家务的占22.3 %,比男性高11.6%。然而,在扮演双重角色的同时,也必然承受着双重的期望和压力。因时间是“不可逆的”,精力是有限的,社会属性和家庭属性的统一成为角色理想的悖论。使部分女教授自身资源——知识、能力和体力还难以全方位满足双重身份的需求,正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影响身心健康。

● 社会性别文化的影响。社会转型期中的女教授价值趋向和角色转换,同时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同男性相比,存在更大心理制约因素。目前仍有近33%的被调查女性表示,在工作竞争中会因为自己是“女性”而退缩,部分女性否认异性领导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和帮助,有近10%的女性没有与异性同事良好相处的把握。

● 职称晋升态度的影响。相对而言,女性对“成就”、“职称晋升”态度较敏感,渴望自己的付出能及时得到单位领导、社会承认。可现实中在职称晋升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现象,女教授认为自己在晋升过程中受性别因素影响的比例比男性高出近10倍,工作中因性别因素而退缩的比男性高出一倍。女性发展仍突破不了“玻璃天花板”,越是向前就存在越大的压力。被调查的女教授多数停留于副高级职称上。

●家庭问题的影响。一般而言,影响女教授家庭问题主要是,家庭成员患病,承担繁重的家务,配偶下岗,出现感情危机,出现家庭暴力等问题。其感情危机影响尤为显著,小部分人仍存在家庭暴力。预警三中显示被调查的一些人带着“爱情”留下的创痛和疲惫开始新的生活。

三、对策与建议

高校女教授是女性的佼佼者,坚强、自尊、自信,努力刻苦,勇敢地追求实现自我价值,为我国的教育、科研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教育、科研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她们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竞争态势险峻,存在不少困惑和烦恼。但或许是要强的个性使他们不愿诉说、示弱,有病又不愿服药,以致身心健康受损。尽管女性平均预期寿命比男性长,但由于她们在生命周期中患病时间和伤残的比例都高于男性,所以优先关注和解决女教师健康问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1、重视创造知识女性持续发展的环境。女性提高、发展除了自身努力外,要有外部环境。现代社会中,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更新。因此,对于女教授来说也有一个不断更新自己知识与技能,在发展着的社会条件下,继续胜任自己的工作并求得提高的问题。各级领导应为女教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职业保障,减轻她们的工作压力,创造和提供国内外进修学习的机会,使她们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补充新信息,新知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要重视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公平、公正、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晋升、选拔各项工作中,增加透明度,平等竞争,消除“女性晋升至副处级、副教授到顶论”的影响,逐步杜绝对女性公开或隐蔽的歧视。解除女知识分子晋升职称中的学历困惑,工作经验也是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只要个人能够继续在工作中获得经验,教学、科研成果达到标准,就不要因为无博士学历而影响晋升。对于女性来说,要想获得更多知识,必须比男性花更多的精力,要想事业成功,同样要比男性做出更多的牺牲,同时作为母亲、妻子、主妇的家庭角色及其在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特殊价值和贡献,也应得到社会的承认。因此,男女在同资历、同层次,同样成果,同成绩的情况下,晋升、提拔应该优先。在政策的规定上保障女教师的权益,尤其是对进修或攻博以及怀孕期的女教师应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和创造必要条件。

3、促进男女两性的相互理解与协调发展。调查显示,面对社会、事业、家庭和情感,男教授的压力也同样与日俱增,上述某些属于女教授的问题,事实上在男教授中也同样存在。然而,“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爱说”,“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没有象妇联这样组织的保护。男人为成功也付出的很大的代价,男人也渴望“降压”,渴望女性的理解。男女必须突破社会性别规范的僵化的定型,促进两性的相互理解与协调发展。

4、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妇科检查。各高校应以女教授联谊会为载体,建立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电话,请有关专家、学者定期咨询,开设有关健康讲座,使广大女教职工的心理得到科学的疏导,情绪得到及时的舒缓。高校妇女组织有意识地把女教授“逼”出书斋,“逼”出实验室,让她们参与木兰扇、木兰拳、颈椎操、健美操等锻炼。有条件的也可定期组织她们外出旅游、度假,定期休养,使她们身心得以舒展,使工作环境真正达到环保化、健康化,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和妇科检查,发现疾病,及时诊治,充分感受妇女组织对她们的关心和呵护,感受集体的温暖。

5、对单亲家庭、孕产妇、患癌症及患更年期综合症、女教授应予关注,定期予以探视、慰问和资助,尤其对于患抑郁、焦虑症的男女教师应特殊关注,及时发现,及时送治。

让健康、快乐永远伴随着姐妹们!

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委员会

复旦大学社会性别与发展研究中心

2003.11

2004.1.8修改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工会/离退办) 地址:桂林市金鸡路2号 电话:86-0773-5863280 传真:86-0773-5863286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桂ICP备05001199号